该船叫“Umbria”号,意大利籍,位于苏丹港东北4.5海里的Wingate珊瑚礁的南端,大地坐标为:37o19' 38" N, 19o38' 19"E。沉船处最大水深38米,船体翻转120度,部分腹部露出水面,是一艘最适合潜水旅游考察的沉船。
这艘船由德国汉堡的Rieherst Schiffswerks造船厂建造。最早命名为Bahia Blanca号并于1911年12月31日首航。该船的动力系统为两台6缸的蒸汽发动机,最大航速14节,排水量10076吨,属于客货混装船。可以同时乘坐2000名旅客和9000吨货物,船长153.4米,宽18米,吃水10.8米。
该船最早属德国并服务于汉堡-美洲航运公司(Hamburg- America Line),主要航行于欧洲到阿根廷航线。直到1912年,该船正好驶入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港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从此该船就一直滞留在布宜诺斯艾利斯港。直到1918年,“Bahia Blanca”号船被阿根廷政府购买。
1935年,“Bahia Blanca”号船又被意大利政府购买,重新命名为“Umbria”号并在军队服役。在随后的两年中,意大利政府用该船运送数千名士兵和大量物资往返于意大利和东非的殖民地。1937年退役后,又被商用的Triestino Line航运公司所购买。航行于意大利、地中海及红海各港口。
1940年5月,船长Lorenzo Muiesan吃惊地发现,该船在意大利的Genoa, Leghorn 和Naples港口秘密装载了大量军用物资,显然是为了即将发生的战争作准备。船上装有36万枚航空炸弹,60箱雷管和其它军用物资共8600吨。6月3日,船行驶到埃及的Port Said港。尽管战争一触即发,但意大利政府为了做好充足的准备,官方还是否认即将卷入二次大战。6月6日,船继续她的东非航程。
6月9日,“Umbria”号接近处于英国控制的苏丹港,随即被皇家海军的“Grimsby”号巡逻艇跟踪,并被令其在苏丹港的近海岸抛锚接受检查。皇家海军的“Leander”号巡洋舰很快到达,并派遣20名海军士兵对该船进行搜查。6月10日凌晨,Lorenzo Muiesan船长从电台中听到了意大利正式宣布参与二次大战的消息,他清楚的意识到了该船的命运。为了不让该船及战争物资落入英国人的手中,船长当即命令起锚并开足马力撞向不远处的Wingate珊瑚礁。据战后英国海军的调查,如果将船上的炸药引爆,苏丹港将被夷为平地。
在苏丹港工作期间,经常能碰到意大利来的潜水旅游爱好者,交谈中知道,这艘“Umbria”号沉船是他们必去的地方,沉船中还有大量的炸弹和各种武器,也有香槟酒等生活物资。每当谈起“Umbria”号,他们都为这些船员们的英雄壮举感到自豪。作为普通商船的船长和船员们,有这样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大无畏精神,确实令人敬佩。
(注:有关“Umbria”号的介绍来自英文版的旅游书籍,本人未作任何考证。)
“Umbria”号沉船位置示意图(来自Google Earth)
“Umbria”号沉船(摄于2008年1月16日)
2008年4月2日 于苏丹喀土穆
评论